当前位置:首页>组织建设

佛山三水西南:“三单管理+三级网格”构筑“和社区”

发表日期:2021-05-14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至:



西南街道康华社区党委为环卫工人送上清凉饮品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密集、需求多样化,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服务能力有限,如何破解这一现实的矛盾?作为佛山三水中心城区,西南街道创新探索出“三单管理”+“三级网格”的“三三”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党建水平构筑“和社区”。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西南街道12个社区共建单位平均数量从0个到20个;社区能统筹的资源平均数量从10个到50个;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中心(站)数量从11个到92个。1600多人认领党员楼长,超6000名党员到社区报到。

  如今,在西南街道的各个村居社区,活跃的“红马甲”已经成为日常的风景线。每周,西南街道各个社区村居基本都有各种结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社会力量日益多元化,企业、公益组织等广泛参与其中,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风尚。

  “三单管理”直面需求让城市更有温度

  “三单管理”诞生之初,西南街道正面临着城市需求不断增加、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的现实难题。

  作为三水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三水13个城市社区中,有12个在西南街道。2019年,西南街道常住人口达27.68万人,占全区全部常住人口40%;三水区40%的“两新”党组织和大部分区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也聚集在西南城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业态相对丰富,这造就了西南社会资源充足、群众需求多样、各类组织交互联动频密等社会现状。

  2019年起,为破解城市基层党建资源碎片化、需求和服务对接存在壁垒的难题,西南街道在全区率先探索落实群众点单、共建单位接单、社区派单的“三单”管理机制,破除各领域党组织之间的壁垒,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具体而言,西南街道打造“红色e站”智慧党建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联系的信息渠道,重点打造组织生活平台、服务共享平台、多元共治平台等三大平台。当年,“红色e站”智慧党建平台的探索就成功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利用“红色e站”智慧党建平台,西南街道率先开设线上“三单”端口。线上“三单”管理工作着力实现各类资源和服务供需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无缝对接,实行资源、需求和服务在线上的双向选择,通过需求方向资源方发起“点单”,介绍自身情况及共建思路,供需对接相匹配后,由资源方“接单”,接单成功后形成服务项目清单,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因此,西南街道各社区党委精准聚焦辖区范围内各类党组织能提供的资源,包括梳理自有资源,寻找共建单位、机关部门及党员资源,形成资源清单,通过每季度召开区域共建联席会议,由社区党委牵头及时研究、跟进、督促“三单”落地落实。

  通过“三单”管理模式,西南街道整合盘活信息、文化、服务等社会各方资源。从加装燃气管道、增设停车位、义诊服务到修理老旧家电、清理卫生死角,“三单”已经走进了西南街道各个社区村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这样的基础上,西南街道推动跨区域党建共建实现了“三单管理”的进一步深化。今年4月14日,西南街道举办村居区域党建结对暨人居环境整治服务活动,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西南街道所有村居加强联系,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天,桥头社区党委和(土+布)心社区党委代表签署共建合作协议,正式揭开跨村居党建资源共享序幕。  (土+布)心社区党委精准对接桥头社区8个党群服务站日常运作欠缺工具物资的需求,在现场赠送“志愿服务工具箱”,桥头和 (土+布)心社区的共建单位联合开展家电维修清洗、义剪、艾灸、泥灸、急救知识宣传、犬只登记、眼科义诊、牙齿健康及金融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这也就意味着,更多资源将可以在社区村居之间实现联动,形成合力。

  目前,西南街道12个城市社区已经全部实行“三单”管理,关爱困难家庭、送医送餐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等服务项目落实率达到95%,让城市更有温度。

  “三级网格”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三水中心城区的西南街道坚守住了疫情防护墙,这一切与西南街道的“三级网格”分不开。楼长为邻里奔走,党员服务触角延伸到楼道、覆盖到户,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是西南街道城市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

  “网格心连心,服务你我他”。在西南街道颐澳湾小区党群服务站外,“三级网格”管理体系的主要职责内容,各个岗位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被细化“上墙”。在这个“三级网格”体系中,每一级网格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第一级党建网格”以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文锋西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网格长,主要负责统筹“三级网格”各项事务,统筹利用各级党建资源,协商区域重大民生服务、重大诉求等事项。“第二级党建网格”由小区物业公司管理层、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党员组成,各自认领统筹协调岗、管家工作岗、工程管理岗、秩序维护岗、环卫事务岗,推进小区管理各项工作落实。“第三级党建网格”为各楼楼长,职责主要包括宣传政策、收集民意、担当模范、监督检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楼长和来自小区物业公司党支部、社区党委的党员聚成合力,针对小区痛点、难点,忙着参加公益活动,忙着组织文体活动,忙着为小区治安巡逻,成为了小区管理的主力军、排头兵。在党员楼长们的带动下,居民群众也积极加入进来。作为三水第一个成立党群服务站的小区,颐澳湾曾因业主、物业、开发商三方矛盾造成纠纷。如今,问题小区已经变成了明星小区。

  2019年7月成立的北江社区,人口7.8万人,有党员136名,居民组长和党员楼长共200多人,是西南街道打造“和社区”的示范点。去年7月1日,北江社区为7个物业小区党群服务站授牌,并为10名党员楼长代表颁发聘书。党员楼长在小区上岗以来,时代城小区每座楼宇新添了一个党员楼长信箱,来自居民的致谢留言也渐渐多了起来。

  目前,西南街道已经有1600多名党员楼长活跃在50多个物业小区,由党员楼长牵头建立“业主群”,由社区党委牵头建立“楼长群”,利用“双群”有效收集群众需求。疫情期间,北江社区一名70多岁五保户不能出门生活不便,党员楼长了解这一情况后,在红色e站党建智慧平台提出居家养老的需求清单,社工机构作为共建单位第一时间对接形成服务清单。

  三水区委常委、西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学坚表示,接下来西南将全面“设点”,筑牢“三单”管理工作的基石。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小区、共建党组织分别设置“三单”受理窗口、党群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站);同时实现双向“连线”,推动社会各方资源整合共享;伸展“铺网”,打破社会资源和需求对接壁垒,打造“社区党委—物业小区—党员楼长”三级网络,落实物业小区党支部和党员重要精神先知、重要事项先议、实事好事先做的“三先”机制。

  ■红色足迹

  以老河口火车站为基点

  一条红色主题线路见证百年奋斗变迁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三水区西南街道百年火车站成了热门打卡点,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广三铁路历史展览馆、百年火车站场景复原馆正式开放,吸引众多群众来感受历史风云,追寻红色足迹,聆听革命故事。

  作为三水中心城区与老城区所在地,西南街道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党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在三水区打造的10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线路中,西南街道“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线路就位列其中。

  邓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和著名活动家。1922年1月,邓培作为中国工人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自接见。邓培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特别是早期的铁路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1922年,他先后发动唐山制造厂3000余工人大罢工、唐山启新洋灰厂7000余工人大罢工和开滦五矿3万余工人总同盟大罢工,掀起唐山工人运动的高潮。与此同时,邓培也非常关注家乡三水的党组织建设和农民运动工作。在广州工作期间,邓培三次回到三水探望乡亲,接见当地党员先进分子,并暗中支持农民运动和家乡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为缅怀这位早期共产党人和杰出工人运动领袖,中共三水区(县)委、区(县)政府拨出专款19万元,于1990年9月建成邓培铜像,以兹纪念。1994年5月30日,三水区人民政府公布邓培烈士广场成为三水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西南街道邓培铜像广场正准备申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西南街道的老河口火车站旧址是广三铁路的终点站,始建于1901年,是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该站曾是广东省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目前广东省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火车站。去年,西南街道启动老河口火车站活化工程,将其建成广三铁路红色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目前已成为佛山市第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广三铁路革命斗争史展览馆通过照片、旧物和场景等形式,全面反映了100年来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建立的丰功伟绩。展览馆主体内容以时间为脉络,设置了“广三铁路的英雄儿女”“早期自发的反抗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斗争”“在省港大罢工中的斗争”“反对国民党叛变革命的斗争”“抵御外侮的抗日战争”“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斗争”等7个篇章内容。

  木棉黄竹坑村因种有多种黄竹而得名,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争当“优等生”。早在1958年,黄竹坑村就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2011年,黄竹坑村在三水率先挂上了“全国文明村镇”的牌匾;2016年,又入选全国首批“绿色村庄”。

  西南公园邓培烈士铜像、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学习教育基地、木棉黄竹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沿着时间轴从红色革命人物纪念碑、百年前的古建筑遗址走到现今崭新的多功能党群服务站,西南街道这一红色主题线路见证百年奋斗变迁。

  ■权威访谈

  三水区委常委、西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学坚:传承本地红色基因 全域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以来,西南街道召开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好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要求,对全街道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

  如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在西南街道扎实推进,并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贯穿至西南街道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南方日报对三水区委常委、西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学坚进行专访。

  因地制宜打造党性教育阵地

  南方日报:今年以来,西南街道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李学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认为要充分挖掘传承本地的“红色基因”,用好用活辖区内“红色教材”,因地制宜打造党性教育阵地。这样更能贴近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更有启迪意义和教育效果。

  首先是形式要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西南街道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结合实际开展“三会一课”、集中培训、主题党日等。

  其次是立足西南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西南街道深入挖掘党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在三水的浴血奋战史、改革创新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邓培、陆伟昌、邓熙农、严慧龄等本地红色革命人物中,将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培根铸魂的鲜活教材,全力做好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提升,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

  最后是活化广三铁路旧址,建设红色教育阵地。西南街道启动老河口火车站活化工程,并修建广三铁路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将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深入挖掘地区革命史、发展史中的红色基因。

  构筑“一河两岸”城市格局

  南方日报:目前,西南街道通过发掘红色主题线路见证百年奋斗变迁,更好展现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斗争意志和坚定信念,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具体在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是如何提速加力、提质前行的?

  李学坚:西南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谋划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全域提升城市品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十四五”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是乘势而上构筑“一河两岸”城市格局。把三江汇流独特的自然禀赋融入城市发展,以北江作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江北片区以北江新区、西南老城区为主体,将地铁4号线作为推动老城新区融合发展轴线,持续加快北江新区“西拓东联”步伐,以最高标准谋划推进地铁4号线TOD产业综合体开发;江南片区以御江南、洲边、南岸片区为主体,进一步发挥三水南站、三水三桥等交通枢纽作用,高起点谋划“高铁南站·三水三桥”片区规划建设,以湾区视野构筑江北江南相呼应的“一河两岸”城市发展格局,助力三水打造广佛极核重要节点城市。

  二是别具特色打造湾区精品城市中心城区。立足“生态”+“文化”,围绕“水”字做文章,深挖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提高城市三水湾区城市辨识度。以水名城,匠心打造滨水绿城;以文名城,精心打造西南老街风情街区。

  三是坚持不懈推动西南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水”为财,不断擦亮“中国饮料之都”名片。高标准打造国际水都城产融合“会客厅”,高水平办好水都饮料食品文化节。全力加快北江科技创新园建设,探索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支持华南汽车电子集成创新产业园、华南智能网联集成园做大做强。坚决担起城市三水村改主体责任,打造西南村改样本。

  聚焦教育医疗建设幸福西南

  南方日报:西南街道在民生服务上是如何发力,满足群众需求的?

  李学坚:西南街道公共服务短板中,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一直以来,西南街道坚定不移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西南发展的根本落脚点,聚焦民生领域突出短板,密切关注西南群众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驰而不息建设幸福西南,提升城市发展温度,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宗旨。

  在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方面,我们将推动小学和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启动凤凰小学和镇中心幼儿园分园筹建工作,加快完成第七小学、金本小学扩建工程,以及四小、八小、北江小学等一批优质校园建设,同步推动学前教育向公益普惠方向发展,加快完成时代南湾、招商越园、常乐府3所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在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上,我们深入推进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北江新区儿童保健中心、御江南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完善“两中心十站点”社区卫生服务格局和“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

  而在持续完善城市配套建设上,我们也不遗余力,启动三水大桥、高速路口等交通接驳优化,推进文锋路、三达路、同福路等城市内部道路拓宽改造,提升“内畅外联”水平。

  最后还要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动“洁净乡村”向“生态美丽宜居乡村”进阶。


附件:

    

主办单位:中共佛山市委组织部

粤ICP备050430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252号

办公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岭南大道北12号市委大院15号楼

联系电话:(0757)83334544 传真:(0757)83364187 邮政编码:528000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